植株灌木状,高2-2. 5m。茎丛生,直立至斜倚,绿色,环状叶痕明显,棕黑色,宽1-2mm,节间长13-18cm。叶约15片,生于茎中上部;叶鞘长约28cm,连同叶柄及叶轴均为绿色,闭合成筒,不形成冠茎;叶柄长约12cm,上面平或略具沟槽;叶片一回羽状全裂;叶轴长约40cm,平直或略弯弓,上面具纵棱;叶裂片13-15对,排列规则,条状披针形,长20-22cm,宽约1. 5cm,先端渐尖,叶脉在下面明显。花序生于茎中部及中下部;雄花序平展,长约15cm,一回分枝;先出叶鞘状,长约1cm,两侧压扁,先端尖,开花时先端开裂;花序梗长约5cm,其上生2枚苞片;苞片鞘状,长3-4cm,上部1/2开裂;花序轴长约4. 5cm,其上的苞片小,肾形,生于末回分枝之下;末回分支长7-10cm,不曲折,花着生处具浅的小穴;雄花:萼片圆形至圆肾形,直径约2. 5mm,基部合生,背部隆起,先端平或具小尖头;花瓣卵形,长2. 5-3mm,宽约2mm,先端渐尖并内弯;花丝短,长约0. 5mm,花药椭圆体形,长约1mm,先端2浅裂;退化雌蕊明显,花柱长约2mm,柱头3裂,裂片圆形;雌花序直立,长22-25cm,一回分枝,绿色,果时变为橙红色;先出叶、花序梗及花序轴上的苞片均与雄花序的相似;花序轴长约5cm;末回分枝直立,长8-10cm,肉质,花着生处具小穴;雌花:萼片与雄花的萼片同;花瓣狭卵形,长约2. 5mm,背部龙骨状,先端渐尖;退化雄蕊6,鳞片状,长不及0. 5mm;雌蕊近球形,直径约2mm,柱头3裂,裂片圆形,直立或略外弯。果球形至椭圆体形,成熟时近黑色,宿存柱头位于近基部。种子圆球形,直径约6mm。花期:花期:2-4月;果期:6-9月。。
产地:仙湖植物园 (王晖1305005) 。深圳市各公园及花木场常见栽培。
分布:原产加勒比海沿岸及岛屿。我国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、广西及云南常见栽培。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,常作为盆栽。
用途:为优良的园林观赏植物。